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018

小朋友,阿姨其实都在骗您(简体版)

Image
在如同打打杀杀的手术环境当中,总是可以看见医护人员的十八般武艺!从修理器械、手工製作各样小物、秒吞便当、搬重物、背铅衣练身体、快打记录…等! 如果今天遇到小孩子,护士阿姨的年龄及语言发展就会直线下降! 如果小孩子因为害怕而声嘶力竭的哭,此时麻醉科就会很担心因为哭而喉拢肿起来或是鼻子充满鼻水的话,不好插管以及吸不到氧气!小朋友的麻醉剂量又要特别小心,要经过仔细的计算!如果小孩一直反抗好不容易打上的针跑掉的话,就无法从点滴给予麻醉药物,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面对年龄层低的小孩,我们的重大任务就是不能让他哭,要极力的转移他的注意力! 原本一脸严肃或面无表情的护理师,看到小朋友时立马脸上绽放花朵,开始跟他玩~ 通常小孩看到带绿帽及口罩的阿姨就会觉得很可怕,立马找妈妈! 我们都会请妈妈套上衣服及带上口罩一起进去手术房! 1.在等待区时 「弟弟~我们等一下要去探险喔~我们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你看,你跟阿姨穿一样绿色的衣服耶~只有我们有喔~要穿这个才可以进去探险」 2.进入手术房时 「弟弟,你看那是什么,我们躺看看那床好不好躺,哇~这床温温的耶!要不要坐坐看」〈大部分小孩都会害怕而不离开妈妈的怀抱〉此时,就要拿出所有的道具-贴纸、气球、造型听诊器…等 「弟弟,你看这里,有熊熊耶~他也跟你一起来冒险了~你看那个灯好漂亮喔~」(此时麻醉人员就会抓住打针的那只手,在小孩的视线外,快、狠、準的打入麻醉药,小孩瞬间睡著!) 原本声音高八度、讲话叠字、眼睛变成月亮的护理人员就变回原本的样子说:「妈妈~我带您出去,小朋友睡著了~」 小朋友真的都非常单纯,如果好好的跟他讲故事,他就会以好奇的眼神不断看著你,但殊不知阿姨都不是带他去探险,再次觉得可以一秒变娃娃音医护人员感到佩服XD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手术室第一模特儿(简体版)

Image
每天一台接著一台手术,讲求紧急与速度的地方,除了人之外,只剩下冰冷的仪器或是器械, 之前有分享一篇医师下刀前会做的事情,其实有些医生也会有自己的"护身符" 有天,一位骨科医师推来了一个模特儿,说每次只要他开脊椎手术一定要把他放在手术房坐镇! 除了在大学上解剖课的时候才会看到之外,在外工作几乎很少看到了! 所以大家看到骨头先生的时候都非常兴奋(护理人员的喜好也蛮特别的XD) 纷纷跟他拍照~但是都只能留在手机收藏,因为应该不会有人想看到跟骨头先生合照的画面! 瞬间,他就成为手术室的热门物,也常常变成第一模特儿来教学及複习解剖学!会看到医生摸著他研究,或是其他医疗人员複习解剖! 记得有次模特儿先生被推去教学而没有放在手术室的时候,那天那位医师刚好在开脊椎手术,结果比预期的更困难,花更多时间完成手术!那位骨科医师一下刀就立马说:「以后我的脊椎手术,我带来的那人体一定要在!」 有天~~Guts姐晚上上班的时候,准备到护理站交班,一直觉得好像有个眼神在看我,但理论上应该那个地方没人才对,而且灯都关了,瞬间!鼓起勇气转过头去!原来,是骨头先生在对我微笑,于是…我默默的把它的脸转过去XD 还是白天看到就好! 原来,手术室不是只有手术过程大量出血、器官腐败、组织溃烂有趣,连模特儿也很有趣~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韩国爸产房初体验(简体版)

Image
开刀房跟产房是好朋友,因为如果产妇在准备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特殊状况的话,就必须紧急剖腹产,避免妈妈及胎儿发生危险,有时Guts姐也会到产房帮忙做Baby care(新生儿护理)-在新生儿处理台上面,当baby出生后,要赶紧擦乾身上的羊水,并且抽吸宝宝的口鼻将吸入的羊水抽出,之后要剪断脐带,需要无菌的方式处理,避免从脐带处感染,之后开始将身上的胎脂擦掉并开始做全身身体检查,是否手脚指头都正确、有无蒙古斑、有无唇颚裂、各个关节是否都正常等,并且塗眼药膏避免结膜炎发生 Guts姐待的医院都会询问爸爸是否要进来一起参与妈妈生产过程,现在观念越来越开明,大多妈妈都会希望爸爸可以一起进来,要让自己先生知道妈妈多辛苦而好好对待她XD 但我们也会评估,如果爸爸看到昏倒我们也会担心,因此确定不会害怕的爸爸就会一起进入生产室在旁边握著妈妈的手或在旁加油当啦啦队,发现真的会有产妇说出:我不要生了、都是你害的这样的电视剧台词~ 某天爸爸进来,跟很多爸爸反应一样不知所措,妈妈在努力用力把孩子生出来,爸爸似乎觉得生产台是个很可怕的地方,离的远远的~直到听到宝宝响亮的哭声~当Guts姐开始做Baby care(新生儿护理),正要请爸爸过来一起看宝宝时,转头过去发现爸爸在擦眼泪!!医生及产房学姊开始说:「妈妈都没哭,爸爸就哭了~是太感动了吗?」爸爸继续擦眼泪不说话,但是也不好意思的笑著! 等Guts姐做完baby care后,将宝宝抱至婴儿床开始与爸爸确认名字、性别、外观等等,爸爸的眼睛只有自己的孩子,始终都没有讲话,于是Guts姐问爸爸要不要抱抱小孩,爸爸点点头小心翼翼的将小孩放在自己的怀中,终於说了进来产房的第一句话:「女儿~辛苦了~乖喔~」 瞬间从医生、护理师、医生助理都说:「爸爸竟然不是说老婆辛苦,而是女儿辛苦了~痛的是妈妈ㄟ」那时妈妈在产台上一脸无奈的样子,没办法~女儿真的是爸爸的情人~ 在帮宝宝盖脚印的时候,稍微看了一下爸妈的基本资料,发现爸爸是韩国人阿~而且年龄已经到了应该拥有高成就的阶段了,那时才听医生说爸爸到台湾做生意,认识了台湾现在的老婆两人结婚,好不容易到了高龄终於有了孩子,所以夫妇知道时非常开心~ 所谓老年得子真的是无比喜悦,这夫妇也没到多老,但真的看他们开心的样子也为他们感到开心 : ) 原来那时站在远远的韩爸是在帮女儿加油~真的是太可爱...

医生,请您不要放弃我!(简体版)

Image
这篇来聊聊一个Guts姐遇过的洋葱故事,在刀房不是只有战场廝杀的情景,有时也会有励志的情节! 有位眼科医师每週至少会有20台以上白内障手术,大部分病人的年纪都偏大,都是些可爱的爷爷奶奶们 有天Guts姐不小心跟到这位医师一整天的白内障手术,一如往常的完成一位病人手术之后就带下一位病人,为了方便开刀,都会请病人提早报到,因为要提早点散瞳药水,确认要手术的眼睛瞳孔已经放大后,才可以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为了让每台病人衔接的顺利、减少病人等待时间,都会在一台手术进行到一半时,请下一位病人先上厕所换衣服,那天有位病人早上9点多即报到并开始点散瞳药水,但已经完成了四台手术,前面学姐打电话进来房间说那位阿姨的瞳孔还是没有放大,因此还无法换衣服~因为每个人对药物的作用时间不同,于是医师请那位病人继续点眼药水,先手术其他的病人! 结果那位阿姨是最后一位手术的,当Guts姐带她走入手术室时,他一直握著我的手说:「真的不好意思~我好紧张,麻烦您们了,我会乖乖配合的!」(那位阿姨要把Guts姐的手捏碎了,可以感受到她真的非常紧张) 躺上手术床时,医师先用显微镜看了一下眼睛并说:「等一下要请你配合喔,因为你的眼睛比一般人还小,所以手术的困难度会比较高,等一下你就一直看著中间这个灯」 「好!这样可以吗?我会乖乖配合的!」 接著开始手术时,不知道是阿姨真的太紧张还是不太清楚医生的意思是什么,一直无法配合 「看中间这个灯!你这样很危险!你不是答应我说会乖乖配合吗?」医生同样的话一直不断重复 「医生是这样吗?看这里吗?对不起~我真的有看~这样可以吗?」 「你比上一次还不配合,眼睛这样乱动很危险,你看不到怎么办?看中间!」 「医生您不要生气~我真的有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现在非常的重要,眼睛不要动!再这样无法开~眼睛维持现在的视线,再一下子就好了!」「你眼睛又飘到旁边了,到最后又怪我手术没有做好,你这样会看不见,不要动!太危险了,我看不要开了!」 「医生,请您不要放弃我~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乖乖配合的!」 「好~我们再努力一次,看中间不要动了!」 庆幸的是最后成功的完成手术,只是当下在房间的医护人员对于阿姨说出那句话感到吃惊,因为病人一直怪罪自己,不断跟医生拜託不要生气,努力的想要配合医生的指示!说自己眼睛不好,生活中看不太好真的...

下刀前医师会做的事(简体版)

Image
今天来聊聊医师的各式各样习惯,有人说在手术室里面医师的模样是最"真实"的模样 : ) 为什么呢?因为当人处在高压力的状况下,面对事情的方式就会展现出这人的品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刀品" 有时在护理师茶馀饭后闲聊的话题之一就是-某某医师的刀品很差、某医师的刀品超好的…等, Gus姐跟过不同刀品的医师时,有趣的发现一些医师在下刀前会做的几件事情 1.Time Out(划刀前停止) 这个是每台医师一定会做的事情,为了确保病人安全,一定要执行Time out! 至于如何执行,有兴趣请点我 2.打开喇叭->play!! 音乐是最好的助手,有些医生开刀一定要有音乐,而且随著不同的医生年龄、兴趣,歌曲的曲风也不同,因此电脑里会区分好资料夹,比如说Dr.唐music、Dr.姚music等,有时医生还自己带手机接蓝牙喇叭来拨音乐,从老歌金曲、最新流行到古典交响都有不同的爱好者,有时拨的音乐不好听还会被嫌弃 3.心电图声音是镇定剂、手术部位X光片是平安符 有些医生开刀时,只有他可以开话题,你不要先讲话,房间内只能听见麻醉机里发出的心电图声音,正常是规律的哔哔声,这会让医生放心,知道病人状态稳定,并且下刀前再次看X光片来确认自己要如何手术,划刀划多大、预计会看见什麽状况、剥离到多深等等 4.念祈祷文或闭目祷告 有信仰的医生在下刀前会做祈祷的动作,有些医生每次都会唸一段祈祷文,讲阿们时就开始下刀,但其实很佩服他可以背起这麽长一串的文字,也有的医生则是或闭眼或看著要手术的部位嘴里念念有词地祷告,一张开眼或是一放下双手紧握的手就开始手术! 当自己祷告时, 神、圣灵和圣子就会察看,「倘若合宜」就会定下时间, 并让能提供帮助的人去做準备之後再来帮助,使那祷告能够达成。-郑明析 箴言 虽然医生都有自己的开刀习惯,但无不希望自己是在完全准备好的状态下来开始手术,因为永远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出乎意料的事!只希望每位病人都可以顺利地完成手术。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一秒变Team (简体版)

Image
在医疗环境当中,常常要跟不同的团队合作,才有办法完成一件事情或是协助病人恢复健康! 在手术室也是,除了手术室护理人员之外,还需要外科医师、专科护理师(外科助理)、住院医师、麻醉医师、麻醉护理师等等不同团队的合作,才有办法促使手术顺利成功! 在复杂的护理界多少会因为个性与生长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小圈圈! 但在很讲究团队第一的医疗界当中,Guts姐发现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让这些小圈圈变成一个圈! 1.进行手术时 2.团购时(没错!这是千真万确的~)   图片所有权来自於: 小花猫prettycat-大医院小护士 在忙碌的护理环境中,有时因为没时间购物,或是想买的东西需要一定量才会比较便宜等而每天在单位都会开启团购模式! 以下稍微整理了护理人员常见的团购商品 1.生活必需品:口罩、牙刷、弹性袜…等 不要小看团购的力量!一次都是好几箱! 2.网路火红美食:苏打饼、蛋糕捲、茶包类、爆米花、冷冻食品、方便麵…等 需要排队半年以上的网购,护理人员还是为了吃可以等! 3.季节性食品:水果、海鲜、礼盒…等 大家资讯都非常多元,知道哪家阿伯水果又好吃又便宜、螃蟹的季节到了可以去哪里订、过年必备食品如香肠、汤底包等可以订哪一家问护理人员就对了!XD 4.亲朋好友的东西最安全:阿姨在种的蔬菜水果、 阿嬷自己包的水饺、阿伯的手工馒头包子…等 我们还会看到护理人员的多功能面-兼职当销售员,帮忙推销亲戚的东西 5.公益团体食品(爱心不落人後) 有时会有唐氏症孩子製作的手工饼乾、蛋糕等,或是受刑人製作的冷冻食品,医护人员也以行动来支持这些团体! 在Guts姐待的地方,换衣间的柜子上就会张贴不同的团购表单,随你挑~ 有时医生也会跟进XD ~这可说是护理人员的另类消遣! 只能说我们的钱很好骗呀!!!!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姜暮烟 V.S. Guts姐(简体版)

Image
医疗型电视剧近几年非常盛行!可能因为医疗行业题材多、神祕、贴近生活&有一定的地位(据我所知主角一定要有钱) 基于以上种种,可以常看见很多电视剧场景在医院拍摄!每次看到相关的剧照时,都会有种复杂的心情…. 到底该感谢这些偶像剧把医疗人员塑造如此华丽呢?还是该说他们真的不太了解现在的医疗生态呢? 每次看电视剧的女生每天都神采奕奕的上班、很多可以跟男主角对话的时间、永远是陶瓷肌与红唇…等,看到那些剧照或是预告片时,Guts姐脑中就会开始回顾我们单位的同仁跟自己!然後…不觉地冷笑了3下! 因为最近有部戏剧太夯,于是同事们讨论了一下戏剧的真实性!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开刀房不宜太厚的妆或是太多层的假睫毛~因为反正髮帽跟口罩戴起来只剩下眼睛跟眉毛,所以画的再美也没用吗?阿逆米达 是因为考量到无菌的关係,如果刷手护理师所擦的粉或假睫毛掉到无菌的手术台上,这样会污染了table,此时那附近的器械都无法使用,要重新盖上无菌布及拆另外无菌的器械!因此,在开刀房很少看到像主管级的督导、主任那样有多层假睫毛、多彩眼影及鲜豔的红唇! 另外,假设这台刀病人具有血液传染相关疾病或是流血量大时,我们都会準备护目镜以防血液喷到眼睛里面增加感染的机会!在高危险的工作环境下,懂得保护自己也保护病人为最优先要考量的事情! 在忙碌的医疗环境中,往往可以看到新人刚开始总是神采奕奕的来上班,身上集结各种武器(例:各式各样的笔、剪刀、纸胶、雷射笔、立可带等等)穿著美美的上班,开心等待下班後的行程! 但时间久了,发现因工作繁忙,会从裙子变成运动裤、娃娃鞋变成拖鞋、提早起床化妆变成只要有抹隔离霜就不错了….所以不要被连续剧给骗了XD 对Guts姐来说,微笑就是最好的武器与化妆品!不管画的再怎麽美,病人总是最先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心情,适时的微笑是带给病人最好的陪伴! 露出「生活的微笑、人生的微笑」来生活吧。- 郑明析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截肢]要切还是要留?(胆小勿入)(简体版)

Image
在骨科或整形外科刀中,截肢手术算是蛮常看见的刀(还是因为Guts姐跟它太有缘XD) 通常需要截肢的病人是因为车祸、工作伤害、疾病(糖尿病)或是肿瘤而必须切除已经腐蚀的骨头以免细菌或病毒继续侵害健康的骨头! 截肢范围小的可以是手指头或脚趾头,大的可以是整只手或整只腿~ Guts姐常常看到外劳因为语言不通而不当使用工厂器具受伤,结果进来截肢处理的状况,那时真心觉得佩服他们到外地工作的勇气,也为他们之后人生感到担心! 当我们知道今天要跟这样类型的刀时,都会1.多备口罩 2.不是在吃饱的状态! 通常看到病人时,要手术的部分是如同黑碳的样子或是可以清楚地看见骨头与肌肉外露状态!会发出腐烂或是血腥的肉味~但其实此时最害怕的应该是病人本身,我们都会努力的安抚病人并主管表情,所以有时如果看到护理人员面无表情其实是一种照顾病人心情的表现 : ) 手术过程可以大约1~3小时,如果是因为重大外伤而需截肢的病人,看到常常是骨肉分离的情形,此时需要在大范围消毒状况下,必须有人带著无菌手套并且要很有技巧的抓好已经消毒好的部份,考验如何抓起骨肉分离的肢体方便消毒的人继续消毒、又不让分离的骨与肉碰到其他地方,真的很需要勇气与智慧来做! 如果比较小或比较脆弱的骨头可以使用咬骨钳将骨头咬一咬即可,如果比较大的骨头则会使用saw将骨头锯掉(所以很多恐怖片应该都有参考医疗手法),过程中会发出烧焦的味道(如果锯的比较久的话!)锯完之後会将留下来的骨头磨平,这样病人才不会觉得伤口处刺刺的不舒服~ 接著就是剪掉已经腐烂的肌肉组织,通常医生在修剪最外层的皮肤时,会计算一下是否可以完全包住伤口,然後再用消毒溶液及无菌水将伤口清洗乾净,预防再次感染,最後缝合伤口! 看到每位病人面对手术后的自己都有不同的方式,常常思考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哪些呢?做好护理人员该做的部份、一句关心一个动作都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勇气!不让他们丧失自己的价值,这世界还是有温暖的~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静脉炎V.S.跌倒瘀青(简体版)

Image
今天Guts姐在护理站遇到一个病人,他的一只手完全肿起来,摸起来热热的,麻姐也来护理站访视病人,看到病人的手就说:他的手已经静脉炎了,楼上都没有处理吗? 问阿伯是不是很痛,阿伯说对,很痛!打电话问病房护理师,结果得到的答案是病人跌倒而瘀青!瞬间麻姐的火气都上来了,说:这怎么看都不像是跌到的瘀青,两边手不对称,摸起来还红肿,一看就是IV loss造成~ 当下Guts姐先安抚麻姐的情绪,说:好了!不要生气了!可能病房真的太忙了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送黄药水下来了!冷~~~静~~~不要这麽兇! 结果麻姐率性的说:我这是为病人好! 旁边的人说:哇~好帅呀!! 当下想到了一句话: <一千句话>不如<一句令人感动的话>。那一句话会左右命运。-郑明析 对!我们在做事时,都要考虑什么是对病人最好的!因为我们的家人、亲戚都可能是那个病人,要好好对待、帮助! 虽然现在护理界真的很辛苦,但还是有真的时常为病人着想的护理师!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洗脑的技术(医疗业不为人知的一面)(简体版)

Image
医疗发达、厂商林立的情景下,手术中使用自费的医材越来越多,但是一定要使用自费吗?其实是看需求的,不是所有自费就比较好,建议还是多了解再决定! 迟迟未写这篇的原因是思考要如何写才不会伤害那些有良心的医疗人员,因为并不是所有医师都是这样,但还是有必用自费的医师存在!Guts姐真心建议多询问有医疗背景或是医疗产业相关的朋友,因为没有必要花一些健保即可使用的东西~ 因为自费项目实在多而又多,Guts姐只是举出冰山的一角 >< 骨科手术常见自费有骨板与骨钉、止血凝胶、人工骨、骨水泥、人工膝关节、人工髋关节… 妇科手术常见自费有防沾粘溶液or薄膜、腹腔镜卫材、缝合钉、抛弃式单… 外科手术常见自费有雷射手术器材、腹腔镜手术卫材、人工网膜、脑室腹腔引流器… 觉得如果认真写,应该写到隔天还没写完XD 其中就属骨科自费非常常见(可能Guts姐在骨科当大的医院当中) 病人手术有三种方式 1.门诊时约手术时间 2.急诊签手术同意书 3.住院病情转变牵手术同意书 不管在门诊、急诊或是住院时,医生根据病人主述或是监测仪器以及医疗生理评估先安排超音波检查,根据片子判断是否有手术必要,如需要手术,医师则会与病人及家属解释并且给予不同的选择,其中就会介绍到自费的卫材,通常医师不能主动推销自费用品,但是随著医疗行业越来越倾向服务业,有些与医疗厂商有"合作"关係,或是为了让一台手术可以更有"收获"(许多医生抱怨很多非常花力气的手术,健保只支付医师一点点钱)少数医师会开始进行洗脑工作,告诉你自费骨材或医疗器材的好处,可以减少多少风险,甚至跟你如果不开刀会多麽严重等等,现在台湾医疗风气依然是医师如神一般,医生说的都是对的~所以很多在绝对相信医师的状况下就会选择自费的骨材~如果手术前还在考虑的病人,医师则是会推派专科护理师进行第二次的洗脑,但通常还是医生说的比较有效啦~ 自费的医材除了医院要赚利益外、还有厂商、医师以及进口费用,因此都是上万起跳,甚至如果是脊椎的手术,现在非常流行微创手术(标榜伤口不到1公分)那需支付的费用就是10万以上起跳了~ 人若听见就会思考所听见的 - 郑明析 台湾太多医院,如何选择医师非常重要,有些手术其实不需要用到这麽多或是这麽贵的自费骨材,除非病情需要使用特殊的骨材,为了健...

护理师执照考试(简体版)

Image
每年两次的执照考试分别在1月跟7月,最近因为看见有些学妹在准备七月的执照考试,勾起了Guts姐之前准备的模样,想说也可以稍微分享自己预备的方法! 前几天看到PTT的护理版上面文章,说到护理师执照考试只要平均60分即可,有人说这样会不会太简单、门槛太低?果然引起了争论~有许多人说不是不读书就可以简单拿到60分,都是专业的问题,不读书是不可能考上的! 那时因为生病而延毕半年,因此准备1月份的考试,许多人说1月份的考题比7月难,因为七月是给毕业生考的,1月是重考生或是回锅考生,记得稍微做了一下历年考题,1月份真的比较难一些! 护理师执照考试有5个科目-基础医学、基本护理学、内外科护理学、产儿科护理学、精神科与社区卫生护理学 大家通常最害怕的是基础医学与内外科护理学,因为相对於其他科目,这两科要准备的内容更多,其中基础医学还包含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蛮多人会想说让其他科拉高这两科分数即可! 大致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准备的 Point 1 :了解自己弱点后补强,定下读书目标与计画 针对自己不熟悉的科目,在分配读书时间时,比例重於其他科别,会依照自己喜好的科别交叉安排时间,因为如果一直排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就会读不到一小时就不想读了~因此会交错安排 Point 2 :重点笔记,多做历年考题 在计画中,刚开始会详读各科讲义内容,并画出重点,搭配历年考题,将不会的、错的以不同颜色的笔画起来做重点,最好的方式是每个选项都要了解原因,甚至可以举一反三,複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因此刚开始会花很多时间在笔记与重点整理当中! Point3 :有节奏的念书,适当的休息后集中精神再读书 长时间专注的读书非常不容易,脑很容易打结,因此需要适当的休息,但往往休息时间过久就会无法达成每天的计画,因此闹钟非常重要,可以确实的定下休息时间,并且在读书时集中精神就可以很好的吸收看的东西 Point4 :给予自己奖励,带著梭哈的觉悟 任谁都不想再考一次,因此可以计画如果考上了要做什麽或是要买什麽给自己更多动力,把想要的目标贴在自己书桌前时时提醒自己,并且一定要坚持到底,与其想可能会考不到,到不如把这些想的时间多读一点 Point5 :考前坚持很重要,看重点看错的考题 在考前一个礼拜,Guts姐就很少翻讲义了,也不再多做考题...

我们不是医生,但都拥有想要救人的心(简体版)

Image
最近Guts姐在夜班生存,碰到好朋友月份,急诊刀或是特殊状况都会发生, 昨晚实现了前几天Guts姐做的梦,有时真不希望梦成为现实! 一如往常忙碌的夜班,一台接一台的刀,终于要接近尾声了,想着只要把这台刀上完就可以了, 但手术不到办个小时,麻醉科医师的脸色开始转变告知主刀医师说:「X医生,病人wave开始在改变」 X医生停下动作,问:「现在呢?还是在改变吗?要停止手术吗?」 麻醉医师:「建议停止手术比较安全~」 主刀医师:「缝线快上给我!」 (缝到一半,监测仪器警示声开始大叫) 麻醉医师:「不行,赶快把伤口盖上,要CPR!!」 一群人赶紧用纱布覆盖伤口,推大床将病人翻到正面,麻醉科护理师立马推急救车到病人旁边,麻醉科医师跳上床开始CPR,学姐也紧急联络心脏科医师来手术室,压了3分钟一样在监测器下心跳波幅是乱的,麻醉科医师:不行,要电击!200焦耳~clear!(电!)没起色,继续压~ 看麻醉科医师已经压到脸都涨红,Guts姐在病人另一边说:「主任,换我来!」开始从1下、2下压心脏,麻醉科护理师一直不断给予心脏收缩的药,主刀医师先到外面与家属解释,三位医护人员不断换手CPR,与考试不同,在你面前是活生生不会动的人~当下真的与时间拔河,错过30十分钟黄金抢救期,会对病人造成其他後遗症,在给药、电击、心外按摩交替下,专科护理师说:「已经过三十分钟了~」 当下没有人停下动作,Guts姐继续心外按摩,麻醉科医师继续监看萤幕下医嘱给药,专科护理师压Ambu(人工甦醒器)给予氧气,麻醉科护理师继续抽药给药,没有人想要放弃这个病人! Guts姐压到没力了,换另外一位护理师压~我跪在床边祷告,在那时不管多么专业、努力、大喊病人名字,却一直无法摸到病人的心跳,监测器的血压数据全都是心外按摩压出来的~不是病人本身的血压~ 内心不断为这病人祈祷,恳求神拯救这个生命,〝神阿~请您救救他,他还年轻,听主刀医师说太太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直哭,生命真的很宝贵~我们不想放弃他,请 神拯救他~不要让他死掉〞 只要多做一点,就能转变命运。 只要多做一点,问题就能转变为答案。 只要多做一点,就会截然不同。- 郑明析 麻醉医师:「等等!摸到心跳了~」病人眼睛微微张开,瞬间在房间里所有人松一口气~Guts姊看时间是19:05~ 麻醉医师...

放在对的位置就会发光(简体版)

Image
在渐渐熟悉的护理环境中,除了工作内容外,最重要的就是同事间的相处了! 如果都有在工作的社会人会发现虽然都是在同个单位做,但有些事情就会是特定某些人做。 在Guts姐所待的单位也是一样,除了每天做的临床工作外,现在医院非常讲究数据、实证与评鉴,总之就是需要一堆~的文书资料与数据!然而会发现总是会做报表的学姐在做,或是电脑比较强的学姐在做 以及在开刀房当中有个位置是称为控台,这个角色是掌控所有房间的刀况、处理各种紧急状况,联络隔天刀需要使用的特殊仪器或厂商自费的器械等等,等于是行政长的意思!那这样的角色就不用到手术房间内上刀(除了中午接吃饭时进去接人吃饭外) 之前所待的医院会是由资深学姐轮流控台,不过随著主管的政策不同,现在的医院主管希望控台可以固定几位,怕一直不断的换控台会有交班漏掉的部份(控台真的要处理单位大小事) 有天Guts姐真的忍不住问了单位一位很敬重的资深学姊(上一篇提到她- 点我 ) 「学姐,我可以问你一件事吗?」 「什么事,尽量问没关系~」 「就是我有发现有些学姐上班都不用上刀,他们久了应该会不知道怎么上刀吧?」 「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但是你今天叫我做那个控台的位置,我也无法做的比他好,如果你之后上夜班就知道了,只要是她白天控台,虽然很吵,但是他都会在夜班之前把刀赶完,而且很多行政的东西都会帮你用好好的,有些人控台就会留一堆东西给夜班,当你上班看到就会忍不住叹气」 「可是他这样都不熟刀耶,如果跟他上班会有点怕怕的」 「但其实这种情况很少,因为他几乎都是上白班,加上如果你常上刀就会熟悉也不需要靠学姐不是吗?这本来就是要自己熟的东西,不能想说总是倚靠学姐,他不会也会问医生,今天我在房间里我可以有自信的完成我的工作,他在他的控台位置也可以很有自信的完成,我后来想一想,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就是各司其职」 「嗯~」 听了之后想到之前听到一篇在 摄理教 会听到的 话语 ,里面提到每个人的特质与成分不同,需要按照特质来对待并管理,如果将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以致于他无法发挥,那么不管是本人还是他人都会觉得很辛苦,因此要了解各自的成份后再对待!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你要对你的病人负责_资深护理师的告白(简体版)

Image
最近Guts姐到其他科训练,由当科的资深学姐指导,真心觉得护理界真的很多优秀的学姐们 ❤︎❤︎❤︎ 可能不在这领域的大家不太了解手术人员在做什么,可以参考此篇文章- 手术室护理师都在做什么 因为刷手部分已经没什么问题,接著要学习流动的部份,流动护理师要备刀所需要的器械、医材等等,因此要非常了解这台刀到底医师要做什么以及要用什么,所以流动护理师通常由资深的学姊担任! 带我的学姊是非常酷的一位,通常在手术室工作要快、狠、准!讲话都非常快及直接,因为在紧急状态下无法还慢慢的说明,几乎都是命令式的言语!那位酷学姐因为非常了解该科的刀以及医生的习惯,因此动作非常迅速,医师们也非常信任她! 学姐很仔细的教导,从接病人听病房交班开始应该要注意什么到自费同意书、厂商器械有没有、医师习惯使用的器械、计价要注意什么…等等!真的讲解的非常仔细到来不及笔记的地步~ 有天在等待下一台的病人前,在手术房间里,酷学姐分享之前她遇过的状况-交班说有签自费但没有签、有备血但没有开领血单、要使用厂商器械却没有消毒、签的自费钱与项目跟医生要使用的不符合等 学姊讲完之后大大地叹一口气,很认真的说:「你可以什么都不知道就把病人推进来麻醉然後开刀,你可以什么都不知道,反正医生说要什么再去拿;但你也可以维护病人的权力,与医生、专科护理师共同确认病人要使用的东西, 你要对你的病人负责 ,你要当什么样的人自己选择。」 不要草率地做,而是在做的时候就要100%完全地做,这样在做完之后才会开心,成效也才会好好地发挥出来。- 郑明析 今天听到这一段话,想起之前学姐跟我说的那一段话,觉得非常贴切!在这面对生命的工作真的无法随便的做,想起Guts妈常常说:「你的工作又不是煮麵,煮错了还可以换,是面对生命的工作绝对不能随便!」虽然很local的比喻,但又再次看见护理人员的重要与价值性呀!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手术室护理人员都在做什么(简体版)

Image
大家其实对於医院中那角落-手术室存有幻想! 大部分印象应该皆来自于电视剧或电影情节! 不过实体看那些电视情节,有时真的会让我们三条线~ 首先,手术室护理人员呢?应该说就是协助医师完成整个手术过程, 一个手术,要有基本的团队,也就是主刀医师、助手、麻醉科及护理人员! 在病人手术之前,会先由麻醉科评估要采用何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半身麻醉、局部麻醉 麻醉完成后,会开始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动作-消毒、摆位、准备无菌手术器械等, 护理人员的工作分为刷手护理师及流动护理师, 刷手护理师就是在电影中递器械给医师或助手的人,而流动护理师则是负责上无菌器械、联络临时状况、处理手术整个流程的各种紧急状态! 由此可知,通常流动护理师会是比较资深的护理人员担任,因为要有丰富的紧急应变经验, 在手术台上除了主刀医师、刷手护理师外,还有助手,看刀的複杂度而决定有几位助手,助手又分为第一助手及第二助手, 他们负责帮助主刀医师看清楚手术部位(也就是我们称的拉勾),协助止血时绑线、剪线等等! 手术室护理师的基本是要知道这台刀的手术前诊断、术式(要开什麽刀),而去準备适合的器械及卫材, 手术过程中,知道医生现在在做什么步骤,而准备下一步骤要递什么器械, 流动护理师则要帮忙注意是否有破坏无菌的动作、病人出血情形,医师会需要哪些卫材…等等! 因为所学的真的跟病房的东西非常不一样, 所以,不是每个护理人员都知道所有药、病情发展等等>< 真的要看他待的单位是什么! 希望简单的介绍,可以更加了解何谓手术室护理师^^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换人工关节常见吗?会不会很危险?(简体版)

Image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简单来说就是装置人工膝关节,可说是非常常见的骨科手术,今天想说简单地跟大家介绍手术流程, Guts姐很贴心的准备了动画版本的影片跟真人版本的影片让大家享用,按照自己的级别选择喜欢的影片会更清楚这个手术的细节喔~~ Q1:什麽样的人需要动这手术呢? A1:随著年纪增长而罹患退化性关节炎、因为受伤而膝盖骨头严重创伤、因为慢性发炎导致软骨发炎、疼痛、僵硬等等,平常走路、走楼梯、坐著、躺著都会觉得疼痛,经由骨科医师评估,就可能需要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 Q2:手术前有没有要特别注意的? A2:选择合适的人工膝关节种类、通常前一天就要 先住院 ,进行 抽血 检验、 备血 准备、 照X光 ,并且要禁 食(连水都不能喝)6-8小时 Q3:是什么麻醉方式呢? A3:一般 采半身麻醉 ,麻醉部分则会由麻醉科医师评估,一般麻醉科医师都会询问是否有慢性病史、是否有手术经验等等 Q4:手术时间大约要多久? A4:通常单纯手术是2-3小时,如果加上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恢复室休息时间,估计也要4-5小时 那接下来就开始介绍手术的部分 进到手术房,会先进行麻醉,麻醉好之後确认达到麻醉效果会开始进行皮肤消毒、铺好无菌单,才开始手术! 膝关节由主要髌骨、股骨、胫骨、前後十字韧带、内外侧半月板 这三个部分组成!简单来说,医师就是要将骨头修整齐,拥有刚好的空间放置人工膝关节,让病人手术後走路上也不会有异物感或不方便的感觉!因此切骨头的厚度、钻骨头的角度、修骨头的技术等等就是靠经验啦!   当医师划刀下去之後,再肌肉层下面会摸到圆圆的髌骨,将先将髌骨掀开,露出股骨与胫骨 大部分医师都先从Femur也就是股骨开始做起,使用厂商的器具,确认角度钉上钉子後,使用saw将骨头削成适合人工器具放置的形状 股骨修完之后,换Tibia 胫骨,一样使用厂商的模型,确认好角度与大小,接著使用saw将多馀的骨头削除 最后就是量Patella髌骨的厚度,计算合适的大小,将多余的骨头磨掉! 把基底都修好之后,就会开始装上人工关节,在放置时会加上Bone cement骨水泥,让金属关...

选错行业-梦想与现实的差别(简体版)

Image
即便每年都在吵说要加薪,护理人员严重流失,医院都招不到护理人员所以不得不关病房!但工作几年下来,似乎薪水还是一样少之又少,如果要多钱的工作就是卖生命-一个月三种班或是不断上夜班来赚取夜班费!又或者到医学中心,每天加班,自己的生活只有上班跟睡觉,这样到领薪水就可以大肆挥霍想要命或是想要正常生活品质的护理师就会纷纷转行,真正留在临床做很久的护理师少之又少,也有一生就不结婚就奉献给护理界的学姐也有! 图片版权: 护理人护理魂-hi,I’m CC 粉丝专页 最近上班都提不起劲,一上班就是想下班,一直想要放假,来到所谓的工作倦怠期,觉得自己选错行业,好死不死选到护理这工作,记得那时满怀希望的说要当护士时,身为护士的老妈叫我再三考虑,一直问我说:你一定要选这科系吗?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很累喔~你又没什麽耐心,病人会被你吓跑! 我还信誓旦旦的说:没问题啦!我要当护士!一定可以的! 结果做了几年,开始抱怨自己当初幹嘛选这个科系,又累钱又少,常常朋友约都不行,轮班让自己身体不断出状况,身体不舒服无法找人代班请假,一年当中要出国还要乔半天!完全无法理解自己当初为什麽要选护理这行业!抱怨跟负面想法不断湧上来~ 在这样的状况持续一阵子,到了礼拜天上教会的日子,那天的礼拜主题: 要记得才会喜悦 是因为忘记了,喜悦才消失 的 ! 喔?刚好跟自己的近况很像,工作的成就与喜悦完全消失,於是听听话语是如何说的~ 其中讲到- 是因为喜悦的事情从『记忆』中消失的关係。 要记得。要思想。要记得过去喜悦的事情。 这样『喜悦』就会再次来到。 你的记忆中忘记了『过去的什麽』呢?去找吧! 於是开始思考自己为什麽当初会想要选护理系这行业、以及在工作过程中有无感到成就的事情! 发现许多的故事与初心一一的想起来并找回来! 想起将快死的病人拯救回来、认真的工作而得到家属、同事的称讚与感谢、自己的工作经验帮助到家人与亲戚等等记忆慢慢的找回来! 谁不是辛苦的赚钱、努力的生活呢?负面想法与抱怨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面对现实状况并找到方法解决才是最实际的! 因为找回了记忆,所以也找到了工作的喜悦与成就!看来又会在护理界打拼一阵子了XD 转自 - 摄理手术台

痔疮发作真的让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简体版)

Image
我永远记得国中有一位绅士英文男老师深受痔疮Hemorrhoid的痛苦~~~有时痔疮发作的时候,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他形容说真的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可以了解! 痔疮在外科当中是非常常见的手术,算小手术,不过也会根据痔疮的数目、大小、严重程度而分成 半身麻醉 (要住院)或是 局部麻醉 (不用住院) Q1:什麽样的人会得痔疮呢? A1:会导致长期静脉压力增加的状态,例如:长期便秘、怀孕、久坐久站,或是因为疾病造成。 Q2:哪一种痔疮需要手术? A2:痔疮分为 内痣 与 外痣 ,内外的区分是由解剖位置来区分,内痣又分为四级(第一级内痔:痔疮未突出肛门口。第二级内痔:痔疮有时会脱出肛门口,但会自己缩回。第三级内痔:痔疮脱出肛门口後,必须以手指才能将之推回肛门内。第四级内痔 : 脱出的痔疮完全无法推回。) 外痣与第三、四级内痣比较需要手术 。 Q3:如何预防痔疮? A3:首要是 注重排便习惯 、避免便秘、多喝水、吃水果蔬菜及其他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勿时常久站、久坐,必要时可以变换一下体位。 接著来简单介绍手术流程 如果是采半身麻醉,则是麻醉好之後,大部分为侧躺,会使用布胶黏於肛门旁边皮肤两侧撑开肛门,之後使用非酒精优碘溶液消毒、铺好无菌布单 医师会使用肛门勾将肛门撑开,以利看见痔疮位置,如果是外痣就不需要肛门勾 接著使用止血钳或是镊子夹住痔疮 之後使用电刀边切除边止血的方式取下痔疮,如此重複动作将所有痔疮切除!最后会在切除的部位抹上药膏,如果切除部分比较深部则是会在肛门塞个凡士林纱捲,避免因摩擦又增加出血的可能 除了一般传统切除方式,还有另外一种方式为自费痔疮环状切除术,使用抛弃式的手术器械接上特殊机器,将松弛脱出的内痔黏膜切除,并阻断外痔黏膜的血管供应,让其渐渐凋萎,同时达到切除及吻合动作,大约要4000-8000左右的费用,适用于较严重的内痣,几乎都是半身麻醉进行。 附上动画版的手术流程 手术后则是需要注意是否有持续疼痛、出血、发烧等情形,医师们会开些止痛消炎的药让病患减少疼痛,痔疮会随著饮食、生活习惯而产生,好好的改善生活习惯即可以减少痔疮的发生喔! 人,都会随著「自己如何借由行为和生活来造就」,而决定能不能理想地存在。- 郑明析 ...

门诊常见手术-Excision(切除)(简体版)

Image
继上一篇 阿嬷妆 之后,要好好介绍进到手术室之后阿嬷会发生的事情! 好在现在网路非常方便,在Youtube上面找到一个简单易懂的影片~ 接著就让我们跟著影片来看看阿嬷的手术室之旅! 首先,我们会准备温被给病人,在开刀房里面温度大部分设定在20度左右!病人只穿一件手术衣都会觉得特别的冷!Guts姐除了给予温被外还会放上音乐,因为很多病人进到手术室都不知道会发生什麽事而非常紧张,适时的聊天与音乐可以降低紧张感! Step1:消毒及铺无菌单 准备好手术姿势后,医师外助会开始准备消毒,并铺上无菌的布!常常会有病人很紧张的问说不用打麻醉药吗?或是请病人在消毒时维持抬手的姿势不要动,但很多病人会因为太紧张到连叫他不要动也听不懂~因此此时消除紧张感是非常重要的! Step2:划手术部位 准备好后,医师会使用记号笔(marking pen)划记手术部位,包含切除范围、下刀的位置等等 Step3:注射局部麻醉药 整个手术过程就属打麻醉药时是最痛的!我们都会请病人深呼吸大力吐气! Step4:切开皮肤,开始进行切除肿瘤 有些医师会先拿尖锐的镊子测试麻醉程度,在已经麻醉的状态下,病人会有感觉但不会痛,确认麻醉药开始作用后才会进行手术! Step5:取出肿瘤,缝合伤口 取出肿瘤後会放入检体盒拿去化验,接著医师会检查伤口是否有出血情形,如果有流血则会使用电烧止血~之後就进行伤口缝合的动作! Step6:包紮伤口,进行伤口卫教 当包紮好伤口后,整个手术就算完成了~卫教如何照护伤口再看医生开什么药及预约回诊时间给予相关单张,病人即可出院! 看完是否觉得很简单呢?但不管是大手术或小手术,提醒您,有疑问一定要问清楚再决定是否有手术的必要喔! 提供此Youtube的影片给大家观赏: 以上图片皆来自于此影片,版权为此影片拥有者所有! 转自 - 摄理手术台